植物分類學是一門主要研究整個植物界的不同類群的起源,親緣關系,以及進化發展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。也就是把紛繁復雜的植物界分門別類一直鑒別到種,并按系統排列起來,以便于人們認識和利用植物。
植物分類學是植物學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綜合性的一門分支學科。過去的經典分類大多依據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特征去分,后來把孢粉形態、地理分布和古生物學等方面的內容結合進去后,有助于進一步對種類的鑒定、植物演化關系的探討和植物的分類。
背景知識
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計有50萬種以上(種子植物250000種左右)。要對數目如此眾多,彼此又千差萬別的植物進行研究,第一步必須先根據它們的自然性質,由粗到細、由表及里地進行分門別類,否則便無從下手。植物分類學內容由三方面組成,它的研究對象為全世界生活的植物。
分類(Classification)
鑒定(Identification & determination)
命名(nomenclature)
植物分類學是發展較早的一門學科,它的任務不僅要識別物種、鑒定名稱,而且還要闡明物種之間的親緣關系和分類系統,進而研究物種的起源、分布中心、演化過程和演化趨勢。因此,它是一門既有實用價值又富有理論意義的學科。
為了分類各個植物類群,人們根據植物類群范圍大小和等級高低給它一定的名稱,這就是分類的等級單位。了解和掌握分類的等級單位(階層)是分類學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。